2021年是陜建機股份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開新局的重要一年,近年來,公司精耕細作、務實創新,以產業鏈需求端為接入點,以科技創新為抓手,深入推進價值工程,加快租賃市場下沉,緊抓內部成本壓降,不斷提升公司現代化管理水平。面對國內國外市場的不利因素,經營業績實現穩中有增,充分展示了高質量發展的硬核“底氣”。
“底氣”來自經營業績的穩定向好
今年,海外疫情持續反復、全球通脹預期加強、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普漲、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等不利因素對公司海外市場布局及產品出口、經營毛利提升、產品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公司通過靈活調整銷售宣傳策略、強化區域業務拓展、深入開展降本增效活動,積極對沖原材料漲價,謹慎決策,穩健經營,推動公司經營業績穩中有增。繼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40.01億元、利潤總額6.61億元、獲得陜煤集團“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企業”之后,今年一季度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.96 億元,同比增長94.30%;凈利潤6584萬元,同比增加1.27 億元。公司核心業務指標相較疫情前呈現普遍恢復并小幅增長態勢。
“底氣”來自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
該公司以科學管理為目標,挖掘內部資源要素的潛力,促進企業整體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。通過強化目標責任考核,夯實各單元經營管理責任,以統計職能的落實,推動公司決策能力的提升。
生產管理方面,以客戶需求為導向,形成生產周計劃,強化節點精確管理;強化成本意識,初步完成了外協降本工作,工序性外協和銷軸價格綜合降幅約30%。
質量管理方面,將ISO09000質量管理體系和特種設備質量管理體系融合運行,堅持推行產品質量全過程可追溯性管理。加強工藝的驗證、優化、改進、完善、提高,加強工裝的投入與研究,不斷提高企業工藝裝備水平。重點推進質量“金點子”工作,重要項目采取質量攻關、QC小組活動進行攻關解決。仔細分析產品成本工藝,改進優化產品質量和服務;強化精品意識,塔機產品市場好評度明顯提升,自主研發的STC600A塔式起重機被認定為“陜西省重點新產品”。
6月份,國際知名行業評價機構KHL集團公布的全球租賃百強榜上,所屬龐源租賃排名全球租賃百強榜全球第22位,較2019年的第31位上升9位。截至目前,公司塔機保有量、總起重力矩蟬聯全球最前列。
“底氣”來自人才與技術緊密結合協同效應
打破傳統制造企業的發展路徑依賴,公司確立了“創新驅動,專業化、品牌化、國際化”發展戰略,持續培育核心技術競爭優勢。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楊宏軍作為西北地區唯一塔式起重機創新團隊項目帶頭人,被西安市委組織部先后認定為“地方級領軍人才”“國家級領軍人才”。
技術研發加速內核動力。公司技術研發人員深入施工一線考察觀摩,使公司產品更加貼合用戶終端需求,為后續產品整體提升奠定了基礎。公司成功研發STC160和STC7025系列塔機;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簽訂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書,共同開展STC600塔機設計優化等4個研發中心課題;開展塔機遠程操作平臺研究及攤鋪機自動巡航駕駛技術研究;《一種用于塔機的轉動慣量保護系統及塔機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,申請2項實用新型專利,8項軟件著作專利;參加《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編寫導則》《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編寫導則》及《塔式起重機支護系統》等多項標準的修訂與編寫等。
數字化建設“最強大腦”。《龐源在線》平臺數據動態正確率不斷提高,為公司設備的協調利用提供重要依據,完成倉儲管理、安全管理模塊的初步搭建,完成內部租賃費結算、設備使用率等數據的及時刷新。以提升毛利為導向,以ERP系統為工具,繼續深化成本管理、計劃管理,進一步優化采購、倉儲、生產、銷售一體化業務流程;ERP系統日結日清,通過補充完善數據庫,提升生產配套的流轉性和及時性,提高生產、采購計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。
聚焦干部隊伍建設。進行外引內培擴充專業職工隊伍、改善干部隊伍儲備結構,公司制定下發《三年創新行動方案》,通過人才引進、干部交流等多種方式培養具備“六要”特質的干事創業型干部,塑造“能進能出,能上能下,能高能低”的企業生態,為企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儲備智力資本。
“底氣”來自風險點的有效管控
該公司始終堅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針對疫情防控依然嚴峻、酷暑季節性特征對安全生產帶來的隱患,公司積極開展“控風險、除隱患、保平安”百日安全生產活動,結合6S現場管理制度,大排查、大整治百日生態保衛大行動等,強化全員安全意識,各級領導干部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中,時刻最大限度地消除“空檔”和“漏洞”,把“安全是職工的生命,質量是企業的生命”的含義融入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。加強對重點部位、重點隱患的檢查及整改,實現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動服從到主動防護的轉變。今年以來,公司重傷及以上事故為零,新增職業病為零,“三廢”達標排放,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環境污染事故,為公司全年的目標任務的完成貢獻力量。
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,公司多方聯動,強化內控管理,集中修訂內控制度90余個,配套細化執行、監督、檢查、考核機制,形成管理閉環,有效提升內部控制效力。深化成本管理,持續降本增效,壓縮一切非生產性開支,嚴格各項費用開支預算管理和審批流程;制定新的供應商準入標準,形成供應商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;進一步加強應收賬款清欠力度,細分賬齡和責任人,設立獎懲機制,加速資金回籠;規范各子公司、經營部門接單標準,立足風險防控前置的理念,嚴肅合同審核;公司進一步有序推進智能再制造基地建設,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。
“底氣”來自于黨建引領作用日益凸顯
該公司踐行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,持續融入公司治理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公司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省、集團公司黨委部署要求,緊扣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,開展富有特色的黨史學習教育。由陜煤集團黨委主辦,公司黨委承辦的“陜煤職工心向黨——姜小平個人收藏百件黨史文物獻禮建黨百年華誕”主題展受到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九指導組、省委宣傳部、陜煤集團黨委的肯定和好評。
圍繞公司生產經營工作實際,聚焦“我為職工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充分引領調動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參與熱情。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楊宏軍,副董事長柴昭一等高管層領導發揮表率帶頭作用,先后深入所屬單位、深入生產一線、深入工作服務對象,進行了調研,察看生產經營現場及職工生活工作區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;為公司1065名職工加緊辦理了醫療互助保險的續保工作,有效幫助緩解職工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、協調解決公司職工子女上學難、入學難等實際問題,確保承諾一件,兌現一件,實實在在為職工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。各單位以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,努力改進工作作風,提升能力擔當,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、參與度、滿意度及幸福感,使廣大職工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企業發展成果,為助力公司“15533”戰略目標落地提供強大精神動能和政治保障。(張晉安)